更新时间:
每天电脑使用8h+,手机回复消息10h+,这估计是很多“打工人”的日常,“鼠标手”更是不少“打工人”的通病。
近期更新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鼠标手”也纳入了职业病,引发了办公室“搬砖一族”的热议。
“鼠标手”怎么预防?能自测吗?南京市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亮亮一一解答。
手不灵巧了?小心“鼠标手”
在手腕部位有一个由腕横韧带及腕骨形成的“隧道”,也就是腕管,腕管里有多条控制手指屈曲的肌腱和支配手部感觉与运动的正中神经通过。
鼠标手又名腕管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隧道”变窄,导致正中神经被压迫,从而出现相应症状。
轻者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重者还可以出现拇指外展和对掌无力、大鱼际肌萎缩,影响手部精细动作。
一个动作在家自测“鼠标手”
如何快速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鼠标手呢?李亮亮推荐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屈腕试验。
具体操作如下:屈肘、前臂上举,双手腕屈曲90°手背相对,60秒内出现手掌刺麻,疼痛加重放射至手指,提示正中神经卡压,可能患有鼠标手。当然,确诊还需骨科医生进一步检查。
四个技巧,让你远离“鼠标手”
那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的打工一族,又该如何预防“鼠标手”呢?李亮亮给出四个技巧:
保持正确的姿势:例如,在使用计算机时,键盘应放置在身体的正前方中央位置,手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使用鼠标垫,避免腕关节悬空,以预防腕管受到损伤。
避免重复性手腕运动:减少手部过度用力和重复性手腕运动。
劳逸结合:经常使用电脑人员应每小时休息十分钟,甩甩手,轻揉腕部。
佩戴护具:如工作中需反复经常使用腕部,建议佩戴腕部护具进行职业性防护。
对于已经出现“鼠标手”症状的患者,李亮亮建议: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佩戴支具减少腕关节活动,减少使用鼠标、电脑打字等动作来缓解症状。如症状较重,需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服药或手术治疗。
通讯员 金雨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