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建议密切关注左侧标的(如部分器械、中药、药店、连锁医疗医美等)业绩反转机会,一旦短期业绩压力(如集采落地和高基数影响)出清和消除,优质底部标的存在较大弹性。
近期国内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比例持续上升,建议密切跟踪传染病态势,重点关注体外诊断(特别是POCT和微生物检测)、中药和OTC(特别是止咳、退热、感冒等品类)、疫苗、仿制药等板块。
此外,尽管短期创新药械相对走弱,但考虑2025年新管线研发不断兑现、港股上市融资趋于活跃拉动行业发展等因素,创新仍然是最重要主线之一,2025年数据兑现(如ASCO年会和其他数据披露等)值得关注。
创新药:中国2024年批准新药数为美国1.9倍,生物药37个创历史新高;XDC赛道投入持续,信达、迈威与谊联生物的三款在研ADC,纳入突破性疗法名单。中国医药产业的实力升级与创新推进,一步步得到验证;中国新药年批准93个,只是我国创新药走向国际前沿的新起点。我们认为,中国药企创新实力及其成长空间还远未被资本市场所充分认知。
医疗器械:1月8日,发改委及财政部公开《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预计2025年国内医疗设备更新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在2024年实施经验基础上落地速度有望加快,进一步加速国内国产替代趋势,国产企业中高端产品突破领先、创新研发能力强、智能化应用落地较早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生物制品:1月8日,默沙东宣布佳达修®(四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酿酒酵母))的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新适应证的获批,标志着佳达修®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HP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和其他HPV相关癌症的最佳方法,建议关注适应症落地带来的潜在市场增量。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1月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眼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指南》实施后将实现价格项目统一,有利于建设统一大市场,有利于病人异地就诊,后续应关注各省医保局对接落实后制定的价格基准。爱博医疗首款国产龙晶® PR上市,为第一款国产自主研发上市的眼内镜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垄断地位,产品上市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中药:2025年1月1日,江中药业发布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1月11日,东阿阿胶发布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双方在24年1月均发布过各自股权激励草案,本次相继发布修订稿,在业绩考核年度、目标上均有变化,总体要求更高,表现更加积极,彰显自身发展信心的同时,有望通过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重点标的
科伦博泰、人福医药、特宝生物、华东医药、心脉医疗、益丰药房、太极集团等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报告正文
市场对左侧反转的重视上升;呼吸道感染上行关注相关板块
近期我们在市场交流和路演中观察到,市场对左侧标的(如部分器械、中药、药店、连锁医疗医美等)关注度持续提升,建议密切关注左侧业绩反转机会;一旦短期业绩压力(如集采落地和高基数影响)出清和消除,优质底部标的存在较大弹性。
近期国内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比例持续上升,建议密切跟踪传染病态势,重点关注体外诊断(特别是POCT和微生物检测)、中药和OTC(特别是止咳、退热、感冒等品类)、疫苗、仿制药等板块。
此外,尽管短期创新药械相对走弱,但考虑2025年新管线研发不断兑现、港股上市融资趋于活跃拉动行业发展等因素,创新仍然是最重要主线之一,2025年数据兑现(如ASCO年会和其他数据披露等)值得关注。
药品板块: 中国2024年批准新药数为美国1.9倍,生物药37个创历史新高
中国新药上市提速,2024年中国批准新药93个;生物药新批37个,创历史新高
根据医药魔方最新梳理,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累计批准了93款新药,包括47款化药(小分子、多肽及核酸)、37款生物药(单抗、双抗、ADC、细胞疗法等)、9款中药。与往年相比,2024年NMPA批准新药数量显著上涨,为近五年来最高值。
从分子角度来看,小分子药物在2024年获批的新药中占比达45%(42款),之后依次为单抗、多肽、ADC(抗体偶联药物)、血制品、双抗、细胞疗法、核酸等。
从疾病领域来看,肿瘤药依然占比最高达37%(31款),非小细胞肺癌依然是最热门所在,获批11款新药,包括EGFR-TKI(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瑞齐替尼、瑞厄替尼和佐利替尼,KARS G12C(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抑制剂氟泽雷塞和格索雷塞,ROS1(c-ros 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1)/NTRK(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瑞普替尼和他雷替尼,ROS1-TKI安奈克替尼,MET(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卡马替尼,ALK(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依奉阿克,以及康方生物的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受体-1)/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抗。
从原研产地来看,2024年国产获批新药43款,在总获批的93款中占46%。
XDC赛道投入持续,信达、迈威与谊联生物的三款在研ADC,纳入突破性疗法名单
本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无批准新药上市申请,但分别将4款创新药拟纳入优先评审和突破性疗法品种名单。其中三款国内领先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的最新监管动态值得关注。
信达生物的IBI-343,是一款CLDN18.2 ADC,目前该药围绕胃癌和胰腺癌开展了两项国际Ⅲ期临床,2024年ESMO GI和ASCO大会上分别公布这两项适应症的Ⅰ期临床数据。
迈威生物的核心管线—9MW2821目前针对尿路上皮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多个适应症正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其中该药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经治的尿路上皮癌拟被纳入突破性疗法。截至目前,40例尿路上皮癌一线可肿评受试者中,ORR为87.5%,经确认的ORR为80%,疾病控制率(DCR)为9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
谊联生物的YL201,是一款B7H3 ADC,YL201正在多个适应症中广泛开展临床探索,其中在小细胞肺癌、鼻咽癌适应症中已进入关键临床阶段。此前在2024年12月及2023年11月,该药在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适应症中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证。
(转自:小袁的医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