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9月28日,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围绕近期热议的美联储降息与人民币汇率发表观点。
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劲反弹,管涛认为,此轮人民币汇率反弹是由市场驱动,并非有关方面故意引导。“在9月24日一揽子政策出来之前,这一波人民币汇率反弹实际上就开始了,这意味着现在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在9月24日之前的经济预期已经充分定价。”管涛表示。
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管涛表示,不要妄言新周期,要适应新常态,要了解这波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是两方面的原因,刚开始是外围因素的回暖,因为美联储的宽松预期,加上美元走弱,还有日元的大幅反弹,然后带动了人民币的升值。另外,9月22日以后,由于中国出台了新一轮的金融支持计划,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宣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所以,大家对增量的财政政策也有很多憧憬,这些预期在外汇市场上得到了反映。
“国内经济的改善,我想取决于我们增量的货币政策的落地情况,还有增量的财政政策跟进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政策更多是为了实现年初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管涛表示。
是不是5%左右的增长就能够让人民币单边升值?管涛认为,这要看中国经济的表现、美国经济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尽管今年9月份美联储启动了首次降息,但鲍威尔也在告诉大家,不要把这50个基点视为新常态,他说未来美联储降息既可能会加快,也可能放慢,甚至还有可能暂停加息。实际上它对应的场景就是美国经济软着陆、美国经济有可能二次通胀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内部、外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人民币汇率,个人认为更多是从过去的单边转向了双向波动。”管涛表示。
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轮人民币汇率波动?管涛表示,从政府的角度,实际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还有美国的经济前景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论什么情形,对中国来讲都是有利有弊的。应对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案应该比预测更重要。对企业而言,在面对这种内部、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新常态,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风险中性意识,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用合适的工具去锁定这个汇率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