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呼和浩特科龙空调全国统一售后服务预约热线400客户报修中心
呼和浩特科龙空调全国售后服务电话:400-188-5786 400-188-5786 (温馨提示:即可拨打)
呼和浩特科龙空调各市区24小时售后客服热线〔2〕400-188-5786、400-188-5786
7天24小时人工电话400-188-5786 400-188-5786客服为您服务、呼和浩特科龙空调售后服务团队在调度中心的统筹调配下,线下专业全国网点及各地区售后人员服务团队等专属服务,整个报修流程规范有序,后期同步跟踪查询公开透明。
所有售后团队均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所用产品配件均为原厂直供,
通电专业维修正伦跑步机不通电,不正常工作、滴滴、、显示故障代码等一系列故障。
全国服务区域:北京、上海、南京、宁波、福州、福州、昆山、舟山、洛阳、合肥、九江、天津、成都、廊坊、西安、、长沙、武汉、张家界、深圳、广州、福州、昆明、太原、常州、徐州、镇江,黄石,大冶,铜陵,芜湖,苏州,张家港,太仓等城市。
呼和浩特科龙空调全国维修服务网点查询:
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静安区、松江区、嘉定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
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
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呈贡区,晋宁区,富民区)
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
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
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野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
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沌口区、蔡甸区、东西湖区、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区、)
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
苏州市(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吴江区)
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下关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
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
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
无锡市(梁溪区、滨湖区、惠山区、新吴区、锡山区)
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庐阳区、瑶海区、政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滨湖新区、新站区)
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长乐区)
南宁市(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
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
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
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
文|任彩茹
编辑|乔芊 杨轩
36氪独家了解到,京东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app改版项目,10月中下旬开启内部测试,目前仍处于灰测阶段。一位京东人士称,改版项目在内部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能排进2024年下半年的TOP3,上线后曾发布全员通知、收集反馈意见。
这次改版中,最能反映业务逻辑的是一级入口的重新分布。
原先,京东app的打开页中,首页、秒送两大主入口居中分布。目前,部分被灰测到的用户打开京东app后,首页左上方共4个主入口,分别是“特价”、“首页”、“秒送”、“新品”;不过,也有部分用户的界面呈现为3个主入口——在上述基础上去掉了“特价”。
简而言之,特价、新品成为京东提升零售业务活力的锚点,而秒送依然是创造增量的希望。秒送尤其值得一提,自前美团高管郭庆直接管辖后,不少行业人士认为秒送全面对标美团闪购。但从最新的业务版图看,秒送更像是在对标美团的所有核心业务——餐饮外卖、到店团购、即时零售、以及其他各种本地生活功能,都已集合在内、完成上线。
在视觉设计上,京东“我的”界面以及单一商品的展示页,则被不少用户评价为“跟淘宝、天猫越来越像。”
要增量、要活力的京东,正跳出货架零售的主框架,尝试成为一个“超级App”。它最终可能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新版京东与淘宝的商品页视觉对比(左:京东,右:淘宝)
低价是问答题,而非选择题
“低价”重回京东零售的第一要义,至今已走过两年,犹疑的意味却在变浓。
一方面,新版京东的“特价”变得更显眼,部分用户的新版本打开页中,“特价”成为第一个主入口。入口下包含了“大牌奥莱”、“零食广场”、“临期清仓”、“5元5件”等金刚位,继续往下翻,不少“百亿补贴”频道的商品被推荐。
但另有部分用户的新版本里,全然不见“特价”入口的踪影。
改版后,部分用户有“特价”入口(左),部分用户则没有(右)
2022年底,创始人刘强东在京东零售内部掀起变革,“低价战略”从那时浮出水面。在当年的Q4业绩会上,“百亿补贴”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但京东对于低价一直较为克制,管理层多次表达克制投入的态度——要把控低价对财报和利润的影响,“百亿补贴仰赖的是平台、商家和供应商的共同努力。”
一位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告诉36氪,该活动最初推出时,参与门槛相对较高,商品需满足一定的销量、折扣要求才能上线,平台也会给出一些佣金返点、商品补贴。但大约三个月后,由于门槛难以把控、补贴减少,百亿补贴的商品开始变乱。
“从当下的客观事实来讲,平台补贴和流量扶持力度都没能带来太明显的效果。只能说带有‘百亿补贴’标志的商品,转化率会稍微有些提升。”上述商家告诉36氪。
百亿补贴的效果究竟如何?京东零售CEO许冉在财报会的表述是,“对用户购物频次、低频用户激活有积极带动。”
京东做低价的另一个代表性动作是京喜自营。京喜的招商逻辑是与源头工厂合作,后者提供极低价格的商品,京东以自营模式进行售卖。“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采销把控品质的主要方式还是监控差评,如此搞低价容易引发劣币驱逐良币。”一位接触过京喜自营的商家告诉36氪。
该商家感慨道,“对淘宝、抖音或是其他平台而言,用户的信任更多是由入驻其中的品牌或是出镜的主播来背书。但从我们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京东平台本身就是背书,用户愿意为它的信用买单。”
因此,在其看来,京喜业务主打低价,但相比同类平台,品质把控于京东而言更加重要,否则用户对京东的信任可能会被逐渐蚕食。
低价的犹疑,不止体现在此次改版中。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2024年618大促前,刘强东在迪拜远程发出指令,将促销主题从“又好又便宜”改成“又便宜又好”。而最近的年货节,京东的主题已经变回了“又好又便宜”。
对于需要打开增量的京东而言,低价不是一个“做”或“不做”的简单选择题,而是个更复杂的问答题——在“做”的前提下,如何兼顾长久以来的品质心智。它也远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而是要在组织力、考核指标、采销品质把控等方面,有更彻底的改变。
京东需要“新品”,更需要对抗惯性
比起“特价”入口的摇摆,新版京东的“新品”入口提级更坚定。
新品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和趋势。不止是京东,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想拿下这块高地。
早在2019年,京东就成立“京东小魔方”来发力新品首发。在2024年京东小魔方年度新品盛典上,京东高层谈到,“新品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一环,京东将大力投入,同时也是我们2024年重点发力的方向。”
但商家的实感如何?
谈及对京东平台的认知时,不止一位商家对36氪表示,京东总体还是搜索为主,且高销量的“大链接”占比更重。一位茶叶品牌商告诉我们,“茶叶领域,太新锐的产品在京东的活跃度和效果常常不太好。它整体的产品节奏比其他平台慢个一到两代。”
搜索之外,有效的推荐是新品活力的另一个来源,平台首页的推荐流、“猜你喜欢”等都是入口。但京东的搜索心智一直强于推荐。
正因如此,对商家而言,“上一个品必须去做搜索,但搜索靠自然流量又没那么快。”——有商家对36氪表示,京东的流量分发规则倾向于保护存量,搜索排位靠前的几乎都是超高销量的大品牌、老链接,“这样的话,新品怎么去比?”
该商家举例称,天猫在调整流量规则后,搜索排序的竞争已经变得更充分,销量比拼大约以1~2周为一个周期,抖音则更“卷”,直播间的成交密度以分钟为单位在竞争,“你需要不断去做销量。”与之相较,京东的成熟链接在排位中优势更大,“它是很多年积累起来的成功,新商家的竞争难度会更大。”
在上述商家看来,“京东还是更看重有历史沉淀的商品,此类商品的转化率更高、对平台的销售和收入更有帮助。”换言之,其搜索排位机制的背后,有更多的路径依赖和惯性存在。
此次将“新品”入口单独提出,且与“首页”并列,足以看出京东对焕活新商品、新品牌的期望。不过,新设入口的动作之外,后续的推荐算法、流量分发规则能否跟上,更决定了京东最终能否培养起新品心智、能否为平台带来用户粘性和消费频次的红利。
秒送对标美团的一切,但让子弹先飞一会
如果说“特价”和“新品”是为了给京东最核心的零售业务增色,“秒送”则是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早在2024年5月,秒送专区就出现在京东App打开页的核心位置。只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入驻秒送的商家以连锁商超、咖啡茶饮品牌为主,主打即时零售和一部分“饮”的外卖。
时间线拉到近期,京东秒送的业务已经默默铺向全领域,在部分城市,餐饮外卖、到店团购、生鲜菜场、生活用品的即时零售、买药、鲜花等全部上线,堪称本地生活的“全覆盖”。
秒送的功能已覆盖超市、生鲜、外卖、团购等
对标美团而言,秒送几乎囊括了美团的所有主要业务。而秒送之外,“首页”的本地生活、京东旅行等板块还覆盖了火车票、机票、景区门票、酒店预订等功能。
36氪了解到,在外卖方面,京东现阶段的思路是“品质外卖”。因此,外卖部分的商家几乎全部是大连锁餐饮品牌,包含棒约翰、海底捞等等。
主打大连锁,是一个前期投入不需太重的方式。一位餐饮品牌创始人对36氪分析道,大品牌面对新渠道通常会考虑到收益、投入精力等因素,容易抱迟疑态度;相反,如果要大量招募小商家,推进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但平台需要搭建更重的地推销售团队。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选择从大品牌切入,意味着更少的人力投入,那在资源、流量上势必要拿出交换诚意。如果又没有足够的让利和流量作为吸引,可能会很难推进。”该创始人表示。
据36氪了解,京东外卖目前给出的佣金比例的确很低。一家已入驻的品牌商透露,京东外卖的抽佣比例大约在3~5个点,相较美团、抖音的综合费用比要低出约10个点。
但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该品牌的日均单量整体仍然较低,某些门店甚至会出现单日零单量的情况,且总单量的起伏极不规律。究其原因,用户心智尚未建立是一方面,业务起步期的流量分发不精准可能是另一主因,“内部对于什么样的流量该分给谁,还没有很清晰的理解。”
因此,对于已入驻品牌而言,现阶段更像是对京东外卖的“陪跑”,后续实际效果取决于供给的丰富度、流量的稳定分配。
外卖之外,在到店团购部分,京东的界面与美团极为相像——以“品”的逻辑呈现,突出“到手价”的折扣优势和“抢”的心智。但京东目前的供给还较少,只有一些推荐单品,尚不支持主动搜索。据我们了解,在团购部分,京东的切入点依然是连锁商家。
京东与美团的团购页面极为相像(左:京东,右:美团)
无论是外卖还是全品类的即时零售,京东都有充足的履约条件去做。截止2024年第二季度,达达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累计注册骑手数量达数千万。这是一项难以被快速复制的宝贵能力。只是想从电商这个低频业务,向即时零售、外卖这样的高频业务做延伸,挑战并不小。
京东当下的命题在于,互联网的每个业务都已对手林立,它能在坚守自我的同时,从以往的细分优势走向一个更全面的市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