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简称虹桥论坛)主题议题征集工作全面启动,并将继续坚定成为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稳定力量,会同各方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月9日,虹桥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2025年会员及合作方会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表示,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第八届虹桥论坛将持续发出中国开放强音,凝聚世界开放共识。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论坛处处长王宏伟表示,第八届虹桥论坛全球咨商工作已经展开,主题议题征集工作全面启动,今年上半年将加强走访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拜访联合国系统等多双边机构、国外知名高校智库等。同时,结合进博会海外路演和虹桥论坛全球咨商,将一体化开展境外重量级嘉宾回访和预邀请工作。
围绕全球开放这一核心主题
吴政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化遭遇逆流,但中国的开放创举仍掷地有声。第七届进博会成功举办,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意向成交金额达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在第七届虹桥论坛上,55位副部级以上政府及国际组织官员,7位诺贝尔奖等顶尖学者,众多工商界知名人士等310位论坛发言嘉宾为世界共同开放建言献策,进一步凝聚开放共识。
《世界开放报告》是虹桥论坛的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指数是报告的核心成果,自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吴政平表示,第八届虹桥论坛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强化主题议题引领和嘉宾邀请,扎实做好各项筹办工作。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去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付丽表示,2025年全球经济将呈现政治格局动荡变革、经济维持低速增长的特点,而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将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基于此,第八届虹桥论坛将继续围绕全球开放的核心主题,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开展对话交流,凝聚开放共识,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虹桥智慧”。
付丽建议称,虹桥论坛的主题议题设置原则为四方面,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既保证全球开放核心主题的延续性,又基于2025年的新形势,大胆创新,回应国内国际企业和社会的关切。二是坚持前沿性和实战性,紧密追踪全球治理、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前沿话题。三是坚持开放性和国际性,充分吸收国际专家学者、各国政要以及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的意见,保证主题议题设置过程和内容的开放性与国际化。四是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国理念,在一系列全球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上表明中国的看法、提出中国的方案。
也因此,世界开放新趋势、国际经贸治理、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开放、消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等,将成为虹桥论坛主题议题的重点方向。
全球南方、人工智能等建议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七年来,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成绩单”越发亮眼,凸显中国扩大开放的重信守诺。
目前,进博会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既为深化各国互利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搭建宝贵平台,也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并进、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动力。
虹桥论坛会员企业及合作方代表认为,虹桥论坛有利于各参与方相互赋能,形成合力,既促进共同开放发展,也能使自身从中获益。同时,参会各方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关于金融、人工智能、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银发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合作、气候变化等多个议题建议,并表达了积极合作意向。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王孟颖表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为国际政商学界搭建了高端对话交流平台,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全球共识。中国银行将继续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为会员企业和合作方提供服务,为论坛主题议题设置贡献智慧,推动第八届虹桥论坛不断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