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西城区
新就业群体
“友好之城”建设工作导则
按照中央、市委、区委要求,西城区聚焦新就业群体从业环境改善、便利场景打造、职业技能提升等实际需要,制定《西城区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工作导则》,切实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锻造一支“讲政治、守规矩、有理想、善作为”的“西城小哥”队伍。
《导则》
5
5项内容
20
20条
具体措施
8
8个
典型案例
友好理念提升
健全工作体系,打通工作链条。发挥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统筹协调、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属地管理、群团组织协同联动工作格局的作用,将开展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作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重要内容。
坚持多元协商,畅通诉求渠道。健全以党支部和党员为主要渠道的线上线下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多渠道收集新就业群体高频诉求,了解掌握群体动态,及时做好沟通协调。
积极宣传倡议,凝聚友好共识。新就业群体围绕行为规范、平台企业围绕行业自律、居民群众围绕关心理解、社会商户围绕服务关怀,发出助力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倡议,营造良好氛围。
友好场景推广
打造多元友好场景。以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为重点,打造“友好园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等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由阵地式向场景式转变。
聚焦“进门难”,完善场景设施。结合实际设置非机动车道,方便进出;试用通行卡、便利条、二维码等提升进门效率,鼓励提供自行车、手推车等工具方便配送。设置快递外卖柜、规划物品存放区、分拣区。
聚焦“找路难”,规范指引信息。对门牌路牌进行检查维护,做到“牌清路明”。在电梯、楼宇等出入口设置必要引导标识信息,设立区域交通路线指引,做好道路交通信息提示。
聚焦“充电难”,优化智能设备。合理增设充电插座、充电桩、充电柜等设施,满足充电需求。可张贴辖区公共充电设施分布图,引导小哥在等单、休息期间合理使用公共充电资源。
聚焦“停车难”,提供便利规划。在新就业群体频繁出入的商圈、楼宇、社区等,规划非机动车专用停车区及骑手专属停车位,设立停车指示牌,明确标识,引导有序停放。
友好服务拓展
擦亮“西城小哥”品牌,增强互动交流。持续深化“西城小哥”品牌内涵,常态化开展“西城小哥”服务月、体育嘉年华、交友联谊等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交流互动、风采展示的平台。
提供多元服务,强化常态关爱。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食优惠、延长用餐时间、住宿优惠、节日点慰问等暖心服务。
开展“一站式”调解,加强权益保障。相关部门、街道、企业,深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方面的合作,持续完善一站式解纷机制建设,维护新就业形态用工关系的和谐稳定。
打造“友好驿站”,建设暖心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社区青年汇、妇女之家等服务站点,探索建立24小时城市驿站,打造一批“骑心协力一平米”服务点,构建新就业群体“十分钟服务圈”。
加强关爱帮扶,助力解忧纾困。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为新就业群体急难问题提供临时救助。发挥15条新就业群体心理援助热线作用,及时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心理难题。
友好成长助力
筑牢思想根基。将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纳入行业党委、平台企业、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一体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
护航职业成长。依托西城区“三新学院”“1+3+N”的框架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提升,职业规划指导等,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加强典型示范。及时将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日常表现好的新就业群体代表发展入党。加大对优秀新就业群体代表的推荐力度。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先进人物、感人事迹。
友好治理融入
勇当平安卫士。引导新就业群体当好安全第一责任人,自觉抵制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电池改装等隐患行为。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优势,成为守护一方的平安卫士。
争当为老先锋。鼓励新就业群体与高龄、空巢等老人结对,开展“窗帘约定”、反诈宣传、代买代送等为老服务,满足老人精神慰藉和需求服务,协助兜牢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底线。
乐当创城伙伴。鼓励参与单位、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实施和监督,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违规停车、不文明养宠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
完善激励反馈。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积分管理制度,推动新就业群体以服务换服务,建立互助共建、双向服务、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8个案例
大栅栏街道——友好街区
“老”街区融入“新”伙伴
陶然亭街道——友好社区
打通凝“新”距离最后100米
月坛街道——友好社区
多元共治促进和谐共融
德胜街道——友好园区
打造新就业群体温馨港湾
什刹海街道——友好景区
“骑”聚一堂 景区焕发“新”活力
西长安街街道——友好商圈
从“打工人”成为“一家人”
新街口街道——友好街巷
“街”力同行,让奔跑的心有个“家”
金融街街道——友好楼宇
业态新在哪,服务延到哪
来源:北京西城社会工作
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
■说明:本文由家住东西城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部分图文信息整理自:北京西城
关注家住东西城!
看东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东西城的邻友圈!=======
联系我们:QQ—2250654256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