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总体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运输服务保障任务艰巨。二是自驾出行占主体地位,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增大。三是探亲流、旅游流出行集中,农村地区和热门旅游城市交通保障压力大。四是重要城市群重要通道压力集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客流集中,沪蓉、沪宁和琼州海峡等通道面临“平急转换”考验。五是保暖保供、民生、春耕备耕等物资运输需求旺盛,统筹做好公众出行和重点物资运输面临压力。六是冬春季恶劣天气易发频发,安全生产、应急保障、保通保畅任务艰巨。
《方案》提出,应以最实举措抓好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最大能力做好综合运输春运组织、最优服务保障自驾出行顺畅。
其中提到,应强化新能源车辆充电服务保障。在春运前组织开展充换电设施设备专项检查,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在繁忙服务区增设充电设施,安排专人引导,规范车辆停车和充电秩序,探索实施快速服务,做到随充随走。合理布设移动充电设备,加强与城市侧共享共用,提供灵活充电服务。加强充换电设施设备运行监测巡查,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安排抢修,避免因故障影响充电效率。
据12月31日2025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公布的消息,2025年春运将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和铁路、民航客运量均有望创历史新高。
目前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左右,同比增长约7%;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规模在去年历史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