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今日要闻
●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出席在中国电信党校举办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结业式。他表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体制机制,大胆使用人工智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充分激发人才潜能和创新创造活力。
宏观经济
1、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8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2、央行上海:央行上海总部网站,2025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均衡投放,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空转,推动上海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
3、财政部:财政部印发《财政部关于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的通知》,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剂共享平台,打通中央和地方的资产调剂共享信息通道,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跨部门、跨级次、跨地区调剂共享。
4、春运:1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今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
5、央行: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举办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良好,在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金融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将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切实提升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金融服务质效。
6、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1月8日在2025年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实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提振消费计划,要围绕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运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手段,增加市场优质供给,提振市场信心,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市场形成“盲选”“优选”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获得感。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守牢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安全底线。二是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三是强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益服务。
资本市场
1、上交所:将于1月20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及其价格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科创综指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2、暂停申购:1月8日,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发布公告,为使基金持续满足香港互认基金的资格条件,基金管理人根据对基金内地销售规模的监控情况,决定自2025年1月9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
3、溢价风险:1月8日,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换手率高达1028.91%,成交额超过60亿元。截至收盘,该ETF溢价率接近40%。1月8日晚间,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紧急提醒溢价风险,1月9日上午将停牌一小时。近期,多只跨境ETF溢价率高企。业内人士提醒,部分跨境ETF场内价格大幅偏离基金净值,存在市场炒作现象,投资者需保持谨慎,高溢价往往意味着风险。
4、外资机构调仓: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因回购或重组事项披露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部分外资机构在2024年末的调仓换股动态浮出水面。外资机构买入A股公司动作频频,为2025年的投资提前布局。据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11月至12月底,外资机构买入或增持的A股公司包括三花智控、宏创控股、阿特斯、哈森股份、富煌钢构、圣泉集团、卓易信息、世茂能源、华海诚科等。可以看到,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外资机构进一步聚焦基本面向好和景气度上行公司。此外,对于并购重组标的,外资机构的偏好也十分明显。
5、保租房REITs:中指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两支保租房REITs发行上市,保租房REITs市场扩容至6支,总发行规模提升至95.5亿元。同时,2022年上市的四支保租房REITs均已提出扩募计划。中指研究院认为,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保租房REITs“首发+扩募”齐步走,保租房REITs市场份额短期有望继续扩容。
环球市场
1、美股: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截至收盘,道指涨0.25%,纳指跌0.06%,标普500指数涨0.16%。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担心特朗普政策推高通胀,并传递出放慢降息信号。交易员正评估在持续的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未来降息的可能性。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Meta跌超1%,英伟达、谷歌小幅下跌,微软、特斯拉、苹果小幅上涨。量子计算概念股集体重挫, Quantum Computing跌超43%,Rigetti Computing跌超45%,微美全息跌逾34%,昆腾跌超30%。黄金股整体上涨,美国黄金涨超5%,金罗斯黄金涨超4%。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67%,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跌超5%,蔚来、金山云跌超4%,哔哩哔哩跌超3%,理想汽车跌超2%;好未来涨超5%,网易涨超2%。
2、欧股:欧洲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德国DAX30指收盘下跌0.11%;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上涨0.05%;法国CAC40指数收盘下跌0.49%。
3、美联储: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日前罕见地对美股发出了最直接的警告。莉萨·库克称,包括股票和企业债券在内的许多资产类别的估值都很高,这些市场可能因经济不利消息或投资者情绪的转变而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
4、扎克伯格:当地时间1月7日,Meta公司宣布将终止其第三方事实核查计划,转而采用用户撰写的社区注释模式,以减少核查员的偏见和过多内容被核查带来的问题。此举旨在恢复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并简化相关政策。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表示,“我们将回归本源,专注于减少错误,简化我们的政策,并恢复我们平台上的言论自由。”对此,特朗普回应称,Meta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承认Meta的变化“可能”是为了应对此前他对扎克伯格的威胁。特斯拉CEO马斯克也“赞扬”了扎克伯格这一决定。
5、苹果:近期,独立研究机构MoffettNathanson罕见地将苹果公司的股票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从202美元下调至188美元,这一调整反映了市场对苹果公司近期表现的担忧,尤其是iPhone 16销售不佳和与Alphabet支付协议的法律问题。这意味着,该机构认为苹果公司的股价将较当前水平下跌超22%。
行业观察
1、乘用车:1月8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262.2万辆,同比增长11%;2024年累计零售2288万辆,同比增长5%。2024年12月,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37.9万辆,同比增长46%;2024年累计零售1097.5万辆,同比增长42%。
2、民航运输:据预测,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期间,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18500班,同比增长8.4%,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3、上海: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深化外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在本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原则上单个特殊功能区和外籍人士集聚区内设置不超过2家。
4、挖掘机:1月7日晚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的统计数据。2024年,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共销售挖掘机20.11万台,同比增长3.13%;其中国内销量10.05万台,同比增长11.7%;出口10.06万台,同比下降4.24%。
5、羽绒服装:中国服装协会1月8日发布《中国羽绒服装行业自律与市场健康发展倡议书》,向各羽绒服装企业、电商平台及相关单位发出倡议:诚信经营,强化企业自律;提升品质,提振消费信心;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创新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当前,我国羽绒服装品牌高端化持续推进,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羽绒服装市场规模增速稳定。中国服装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羽绒服装产量1.08亿件,同比增长15.26%,增速比2023年同期有较明显的提升。
6、二手房:上海链家研究院1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四季度以来,上海二手房成交持续保持活跃,单月成交套数均达到2万套以上。2024年,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金额7478亿元,同比增长24%;成交套数21.6万套,同比增长21%;套均总价346万元/套,同比增长3%;成交均价40897元/平方米,同比持平。
7、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进入2025年后,煤钢焦产业链运行未有起色,市场各环节对后市信心仍普遍缺乏,对原料采购持谨慎态度,资源冬储意愿不及往年,使得上下游的市场博弈进一步加剧,弱势品种承压较重。从焦煤供需形势看,在安监强化、市场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国有大矿利用假期主动控产成为现实,后续焦煤生产将进入阶段性的供应收缩期,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有望不再增大。考虑到年初各地积极开工重大项目、“抢出口”效应以及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等因素,钢材后市大概率开启筑底走势,从而支撑焦煤市场以弱稳态势继续运行。
8、邮政局: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4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3%。2025年行业仍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快递业务量预计达到1900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5万亿元。
公司要闻
1、英搏尔:与亿航智能共同设立eVTOL合资公司。
2、中国广核:拟12.04亿元收购台山第二核电100%股权。
3、海尔生物:实控人之一致行动人拟1亿至2亿元增持股份。
4、上海莱士:控股股东拟2.5亿元至5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5、牧原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170亿元—18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6、苏州银行:大股东国发集团拟不少于3亿元增持股份。
7、京新药业:拟2亿元至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8、卡莱特:拟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转自: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