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1月2日,美国电动汽车明星企业特斯拉公布了其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过去一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78.9万辆,同比下降1.1%,低于2023年的181万辆以及分析师的普遍预期,这也是特斯拉十多年来年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特斯拉2024年的产量为177.3万辆,同比下降3.9%。受此影响,当日特斯拉美股收跌6.08%。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去年早些时候曾预测该公司2024年的交付量相比2023年会“略有增长”,同时特斯拉2024年也在全球各大市场推出了优惠力度颇大的降价促销、无息贷款以及免费快速充电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但似乎对销量的提振作用有限。那么,造成特斯拉销量十多年来首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主力车型阵容老化
频繁降价效果减弱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造成特斯拉需求放缓、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车型阵容老化、产品迭代速度慢。数据显示,在2024年特斯拉交付的178.9万辆电动汽车中,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达到170.4万辆,占比超过95%;而特斯拉Model S、Model X以及Cybertruck的销量占比不到5%。
可以说,特斯拉目前的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但Model 3上市已经近8年了,Model Y发布也将近6年了,虽然近年来这两款车也有过更新和升级,但调整并不大。当年横空出世的特斯拉,曾以新技术和新产品赢得了不少“粉丝”,但现在由于产品阵容陈旧,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快速下降,尤其是在一众传统制造商和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加速推出电动汽车新品的当下。
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速度明显快于美国车企。ITIF发现,在开发和发布新车型方面,中国电动车企比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其他国家车企要快30%。该报告指出,中国电动车企升级或更新旗下车型的周期约为1.3年,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车企平均要花4.2年。正是因为产品阵容老化,再加上全球竞争加剧,特斯拉不得不屡屡通过降价来刺激、提振销量。分析师认为,新的一年,特斯拉将继续调整定价以刺激需求,售价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但频繁降价带来的销量刺激作用不断递减,同时也拉低了其汽车业务的利润率。
欧美纯电动汽车需求放缓
混动车不断挤压市场份额
除了本身产品阵容老化,特斯拉销量下滑也与全球市场环境变化有关,尤其是欧美市场电动汽车需求不振,给特斯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混动车在当地市场的热销进一步挤压了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
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近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1~11月,欧盟汽车销量仅微增0.4%,达970万辆。仅西班牙实现增长5.1%,其他主要市场则出现下降——法国下降3.7%,德国微降0.4%,意大利微降0.2%。欧洲车市增长乏力,主要是由于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销量均持续下滑,仅混动车表现跑赢车市大盘。
以2024年11月的销量为例,当月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5%,至13.1万辆。其中,德国和法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1.8%和24.4%,欧盟纯电动汽车的市占率也从上年同期的16.3%降至15%。在11月欧盟新车销量中,混动车销量占比最大,份额达到33.2%;其次是汽油车,占比30.6%;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15%,排在第三;其后是柴油车,占比10.6%;最后是插混车,市场份额为7.6%。由此,混动车已经连续3个月销量超过汽油车,成为欧盟消费者购车的第一大选择。
在美国市场,电动汽车需求同样大幅放缓,混动车“大行其道”。据路透社近日报道,2024年美国新车销量达1590万辆,同比增长2.2%,创下近5年来新高。过去一年来,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在美国都取得了较为稳健的销售业绩,这些车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或倚重传统燃油轻卡和SUV等主力车型,或推出备受美国消费者青睐的混动车型,效果不错。
根据美国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的预测,2024年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接近130万辆,仅同比增长8%,相比前几年大幅放缓。其中,2023年同比增幅为46%,2022年为65%。而且,这一增长主要是受2024年最后一季度同比增长12%所推动。由于特朗普即将就任美国总统,其此前曾表示要取消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因此很多美国消费者在其上任之前提前购车。进入2025年,美国电动汽车需求预计还将继续放缓。与之相对,2024年美国混动车销量同比劲增36.7%。混动车热销挤压了纯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受此影响,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出现下滑。
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销量增速未能跑赢大盘
实际上,特斯拉在中国也受到了市场风格切换的影响。不过,与欧美市场混动大热不同,中国市场是插混(含增程,下同)热度居高不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插混车销量同比增长高达85.2%,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插混车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力。作为“纯电派”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并不意外。
据特斯拉官方数据,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约65.7万辆,同比增长8.8%,占特斯拉全球总销量的近40%。虽然相比其他市场的表现还不错,但对比2023年其在中国市场37.3%的同比增幅,增速明显放缓。而且,特斯拉去年在中国市场上的增速跑输纯电动汽车市场大盘,这充分显示了特斯拉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市场,吸引力正在逐渐流失。中国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凭借更加丰富的产品线以及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设计和配置,从外国汽车制造商那里赢得了大量市场份额。
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公司全球销量达到427.2万辆,同比增长41%,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品牌销量冠军,并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冠。特斯拉与比亚迪的销量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比亚迪2024年10~12月单月销量均超过50万辆,不断刷新月销量纪录,其单月销量已超过特斯拉一个季度的销量。而且,就纯电动汽车而言,特斯拉2024年全球销量以微弱的优势领先比亚迪,双方的销量差距仅在2万辆左右。2025年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领域超过特斯拉,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
新的一年,比亚迪将冲刺500万辆销量,其不仅在中国市场,更将在国际市场给特斯拉带来竞争压力。除了比亚迪,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势头也很猛,愈发激烈的价格竞争让特斯拉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发不乐观。
业务重心转到AI、Robotaxi
短线仍要靠低价车型来提振
特斯拉销量下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产品更新迭代缓慢,而之所以会这样,也与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近年来转移业务重心,转向人工智能(AI)技术有关。此前,马斯克曾多次强调,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更是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
据外媒报道,马斯克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的会面引发科技圈热议。据悉,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未来的重心将不再是传统电动汽车,而是致力于开发多功能机器人——Optimus。Optimus是特斯拉推出的一款多功能机器人产品,其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主导航和复杂任务处理。当前,特斯拉已经在其生产工厂中开始使用这种机器人,它不仅能够处理高效的生产工作,还能执行一些精密的任务,如绘制线路、避开障碍物等。
而自动驾驶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应用的终极场景,特斯拉也在加大对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去年10月,特斯拉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WE ROBOT”发布会上,发布了Cybercab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一直以来,马斯克都将Robotaxi视为特斯拉最重要的产品,认为其潜在价值可能高达数万亿美元。近日,德意志银行在与特斯拉投资者关系主管会面后发布报告称,特斯拉的目标是启动Robotaxi服务,这一服务将率先由公司自有车队提供,并由人工远程操作员提供安全支持。事实上,在押注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后,马斯克计划推动美国政府放宽对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监管,而非保留美国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可以看到,特斯拉正通过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重构业务版图,从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但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Robotaxi,在短期内都无法实现大规模投放和商业化,且其研发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因此,未来几年,特斯拉还得依靠其传统汽车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银行的上述报告中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低价电动车型将于2025年发布。据悉,该车的尺寸要比Model 3小大约15%,起售价将在2.5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新车将利用现有生产线进行制造,预计年产量可达到50万辆,这款车有望成为拉动未来几年特斯拉销量增长的关键所在。
文/编辑:万莹版式: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