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七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简称“IDF2024”),于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举行。本届大会设有“西湖荣誉”评优单元、“纪录之光”展映单元、“IDF论坛”学术单元三大内容板块,邀请中外纪录片作者、制作机构、发行机构、文化学者、媒体人齐聚杭州西子湖畔,共赏西湖纪录之光。
IDF2024大会现场
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领导嘉宾有: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书记、副厅长徐晓,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浙江省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蒋余鹰,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传媒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郑宇,浙江省纪录片协会秘书长严卫平,浙江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吴晨,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大会评委会主席、导演凯文·麦克唐纳,评委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论坛嘉宾,入围纪录片导演主创代表,浙江省电影局、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纪录片协会、浙江省电影家协会领导,中国美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电影学院负责人,高校代表,师生代表,以及影视界、文艺界、媒体界嘉宾。
开幕式现场
第七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式暨开幕纪录片展映于10月25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号楼小剧场举行。本届大会的年度主题为“共·生”,该主题强调在全球动荡环境中,冲突与共生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在一首灵动的合唱歌曲《春晓》之后,现场播放了第七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宣传片。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致辞并宣布开幕
金一斌指出,IDF从创办之日起,就确立了“探索纪录本体、树立青年实验、高举人民之心、打造东方品质”的宗旨,力图通过具有人文深度的纪录作品,思考人类在自然天地间的生存际遇、思考文明在时代发展中的传承意义、思考东方诗性在多元社会中的艺术表达,倡导纪录片真实本源、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七年来,已成为中国最具专业性、学术性、国际性的人文纪录片节展之一,已基本构建起了完整开放的体系,逐步成为了中国纪录片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俱佳,具有鲜明标识的“靓丽之窗”;在促进全球优秀纪录片的碰撞与对话的同时,还推动、实现了中外纪录片交流、形成前沿话题讨论的任务,打造成为浙江文化建设创新交流的新高地。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纪录片发展坚实的平台,IDF为业内从业者、学习者以及普通观众,创造了更多交流和开阔视野的机会。2024IDF特色鲜明,在强调本体性、专业性、国际性的同时,更突出实验性,更重视人民性,更彰显东方性。未来,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把西湖国际纪录片办成本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节展,办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窗口,让我们的艺术家真正参与到世界文化格局的塑造进程之中。
浙江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与
第七届IDF评优单元选片评委张天宇、王久良
为“西湖荣誉”评优单元纪录片颁发证书
本年度“西湖荣誉”评优单元旨在挖掘与表彰“有态度的纪录作者”和“有温度的纪录作品”,促进与鼓励纪录片人在创作成长路上的探索与坚持。该单元共收到了来自6大洲92个国家及地区的613项报名。经过初评、复评等环节的遴选,共有15部纪录片脱颖而出,最终入围第七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西湖荣誉”评优单元。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书记、副厅长徐晓与
选片评委佟珊、杨潇、叶先开为“纪录之光”展映单元入围作品
主创代表颁发入围证书
“纪录之光”展映单元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为培养全城市民观影习惯、聚焦国内外优秀纪录片艺术思想而设置的纪录片阅读单元,旨在围绕国际优秀作品的展映与映后交流、传递学术视野、培育纪录片观众、形成前沿话题的讨论,将全球优秀纪录片的文化魅力渗透至百姓生活中,以此打造一场全民分享的纪录片艺术盛宴。
评委会主席凯文·麦克唐纳,评委会成员教授宁瀛、
导演周浩、导演小田香、导演若尔格·雅科梅合影
评审委员会主席凯文·麦克唐纳致辞
凯文·麦克唐纳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喜爱,他认为纪录片不仅可以回顾历史,更能够思考未来,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是一个全球性的优秀纪录片交流平台,对于理解世界的过去与未来至关重要。
中国美术学院合唱团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芬兰民谣和声表演
在开幕纪录片展映环节,本届开幕纪录片是朴正美导演的《穿着毯子的人》。独在异乡且失业的导演,为了生存开启了一场独特的“免费”之旅。《穿着毯子的人》愿做一盏明灯,指向更加温暖、更为紧密的世界。该片曾获2024全州国际电影节发行支持奖与2024罗马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奖。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闭幕式暨荣誉之夜于10月27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号楼小剧场举行。
闭幕式现场
现场播放《IDF的猫》,创意性地以猫的视角见证了三天IDF的活动历程
评审委员会对入围“西湖荣誉”评优单元的15部纪录片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评优工作,最终评审出“IDF优秀纪录片”、“IDF评委会荣誉”、“IDF优秀华语纪录片”、“IDF优秀纪录短片”。
-IDF 优秀纪录片-
IDF Best Documentary
卡努托的变形 / Canuto’s Transformation
巴西|阿列尔·库阿雷·奥尔特加、埃内斯托·德·卡瓦略|131分钟
Brazil|Ariel Kuaray Ortega, Ernesto de Carvalho|131min
纪录片简介:故事讨论了踏出人性边界,脱离族群,切断人与人联结的风险。而正是拍摄过程本身,指引我们发现理解化身的关键元素,并由此切入戏剧核心,并与几十年前经历过所叙之事的原住民部共同演绎重现。
评审委员会主席、导演凯文·麦克唐纳,评审委员会成员、导演宁瀛与《卡努托的变形》导演埃内斯托·德·卡瓦略合影
评委推介词:今年的IDF优秀纪录片是一部跨越多重世界与观点的纪录片,它充满了令人着迷的神话色彩,人物丰满,故事玄妙。它拍摄于巴西和阿根廷原著民村落,我们跟随创作者完成了一次多重意义上的跨界旅程,从虚构到纪录,人类与动物,真人与角色,从现代人到南美原著民古老神秘的精神世界。
-IDF 评委会荣誉-
IDF Jury Award
烟火白雪黄玫瑰 / Flames, White Snow, Yellow Roses
中国|王超|79分钟
China|WANG Chao|79min
纪录片简介: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年近 50 的单身汉王占义日复一日地过着平凡生活。一天,他突然将住了五十年的祖宅出售,搬去了一个温暖整洁的小公寓。卖房当天,他生平第一次拥有那么多钱。就在搬进新家后不久,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尴尬的玩笑,他迫不得已再次踏上搬家之旅。本片纪录了一位外人眼里的“怪人”,身边人眼里“没用”的人,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的“不体面的人”。
评审委员会成员、导演周浩,导演小田香与《烟火白雪黄玫瑰》导演王超合影
评委推介词:今年获得IDF评委会荣誉的纪录片乍看朴实无华,却饱含亲密感与同理心,仿佛温室中的花朵,在记忆间悄然生长。片中展现的中国小镇生活的切片,难得一见。导演通过感人至深又时而幽默的故事,为在生活中乐观可爱,同时碌碌无为的老叔绘像。我们所有的评委都不会忘记曾与这样的人物相遇。
- IDF优秀华语纪录片 -
IDF Best Chinese Documentary
小影1948 / Anĝelo in 1948
中国|黄若倚|71分钟
China|HUANG Ruoyi|71min
纪录片简介:一九四八年春,小影独自迎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七次分娩,丈夫瑞因办理出国手续而缺席。怀孕期间,小影意外发现了瑞与另一女子的密信,这使她陷入了爱恨交织的痛苦之中,只能通过日记宣泄内心的煎熬。七十多年后,这叠破旧泛黄的日记散页被翻出,深深地牵动了全家的日常生活。直至尾声,一封未署日期的回信透露出瑞的真实情感和他对婚姻的态度。本片通过“家”这一日常而特殊的场域,呈现了一次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直面探讨爱情、家庭与婚姻的本质和深层意义。
评审委员会成员、导演若尔格·雅科梅,导演周浩与《小影1948》导演黄若倚合影
评委推介词:旧日的信件塑封着过去与当下的交织互动,揭示了不同代际如何探索爱与家庭的议题。本片通过精准的场面调度,巧妙地于时间维度之上呈现多样视角的对比,深刻洞悉构建关系的情感记忆。导演克制地选择了在整部片中保持沉默,让影像与信件发声,但所思所想依旧得以清晰地传达。
- IDF优秀纪录短片 -
IDF Best Short Documentary
肉铺 / The Meatseller
意大利|玛格丽塔·朱斯蒂|17分钟
Italy|Margherita Giusti|17min
纪录片简介:《肉铺》描绘了尼日利亚年轻女性赛琳娜·阿贾米科科的真实故事。她梦想像母亲那样,经营一家肉铺。为了实现理想,赛琳娜毅然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的旅程,不料一路遭遇暴行和非人道的对待。
评审委员会成员、导演小田香,导演宁瀛与《肉铺》导演玛格丽塔·朱斯蒂合影
评委推介词:这是一部惊艳的手绘动画,讲述了一位年轻尼日利亚女性的真实故事。流畅的线条与斑斓的色彩重构体验,引领观众踏上想象与现实交融之旅。本片传递的精神及其影像语言令人深受触动。
颁奖仪式结束后,现场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雨衣”游戏
本届大会回顾视频
本届大会“IDF 论坛”学术单元举办论坛及讲座共5场,近1000人参与。“纪录之光”单元展映包括10个主题展映在内的44部纪录片,56场次,其中37部纪录片在5分钟内预约满额,举办42场映后交流,观众人数达7390余人次,小程序总浏览量达129640余次。
“纪录之光”展映单元现场
本届大会所有展映纪录片中,《小影1948》《第三个孩子》《烟火白雪黄玫瑰》《飞光飞光》(Icon)4部作品为全球首映,《如蜂而刺》(Sting Like A Bee)等10部纪录片为亚洲首映。《恐光症》(Photophobia)《夜间圣光》(Rising Up at Night)、《五香宫的猫》(The Cats of Gokogu Shrine)《细腻与狂暴之间》(Between Delicate and Violent)等曾获威尼斯、柏林、阿姆斯特丹等众多国际重要影展奖项的纪录片作品也在本次大会展映。
“IDF学术”论坛单元活动安排包含:亚洲纪录片联盟学术论坛、影视人类学论坛、创作论坛以及知名纪录片导演凯文·麦克唐纳、学者、作家梁鸿的两场学术讲座。其中“亚洲纪录片联盟学术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暨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院长、CNEX视纳华仁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奥斯卡纪录片选片委员陈玲珍担任学术主持,论坛尝试从产业链的上下游的视角进行探讨,分别由创作者、传播者、电影节展几个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与作者提出观点与洞见,再进行交互评议与论证。论坛邀请到电影节艺术总监、国际电影学者、电影制片人马可·穆勒,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的总监、加拿大探索电视网的总裁兼总经理保罗·李维斯,作家、影视访谈人、电影工作者丁天,纪录片导演、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潘志琪,澳门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影展总监林键均。
“亚洲纪录片联盟”学术论坛现场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是集纪录片评优、展映、论坛、提案、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于每年金秋时节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IDF2024邀请了来自4个大洲,包括意大利、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西班牙等20个国家在内的87位嘉宾。注册产业嘉宾121人,邀请国内外媒体87家,环球时报、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新闻社、潮新闻、浙江电视台、杭州之声、都市快报等媒体报道大会相关资讯近20篇,IDF官方开展独家专访17场,大会组委会通过公众号、微博、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展开广泛互动,共发布540余条资讯。
大会将继续秉持着公正的态度,以专业的判断力、前瞻的视野、开放的胸襟,理性地遴选出优秀的纪录作品,与创作者们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声誉和学术影响力的纪录片盛会。
来 源|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编 辑|袁瑾妍
责 编|童戈辛 史宇峰
审 核|方 舟 徐小明 杜海滨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