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来源:CSC研究金属和金属新材料团队)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研究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铀:根据Numerco数据显示,本周U3O8价格为73.55美元/磅。供给端,1月1日,加拿大铀生产商Cameco旗下位于哈萨克斯坦的Inkai矿山暂停生产活动,暂停是“由于延迟提交所需文件”。需求端,AI科技公司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驱动SMR小型核反应堆快速发展,铀作为核聚变的关键原材料有望充分受益。铀价格变化本质在于十年供需错配导致的库存周期变化,库存对铀价格提供的调节作用持续下滑,铀价格弹性对供给的扰动和需求的边际增长将更为敏感。
锑:本周钢联2#低铋锑锭报价14.1万元/吨,较上周持平;Fastmarkets2#锑锭报价41000-42500美元/吨,均较上周上涨1000美元/吨。出口仍未有明显复苏迹象,外盘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内盘价格持稳运行;
临近春节,国内锑市场成交冷淡。据安泰科,前段时间有部分厂商低价抛货,但本周低价锑品已基本出清,锑价整体保持偏稳运行。目前国内外价差已超过16万元/吨,海外锑价是国内锑价的两倍有余。尽管海外市场也拥有较为丰富的锑资源,但由于冶炼产能与技术等因素影响,海外锑品供不应求的状况短时间内很难明显改善。
整体而言,预计在锑品出口量出现明显回升之前,国内锑价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钼:根据亿览网,截止10日,1月国内钼铁钢招量约3900吨,本周钼铁市场钢招活跃进行。2024年全年国内钼铁钢招量14.66万吨,较2023年增长13.8%,从原材料端充分印证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正不断加速。中国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材料升级大周期叠加产业合金化趋势呈现钼替代镍双轮驱动,钼需求持续向好,而供给侧近年来较为刚性,持续看好钼价表现。
铀:根据Numerco数据显示,本周U3O8价格为73.55美元/磅。供给端,1月1日,加拿大铀生产商Cameco旗下位于哈萨克斯坦的Inkai矿山暂停生产活动,暂停是“由于延迟提交所需文件”。需求端,AI科技公司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驱动SMR小型核反应堆快速发展,铀作为核聚变的关键原材料有望充分受益。铀价格变化本质在于十年供需错配导致的库存周期变化,库存对铀价格提供的调节作用持续下滑,铀价格弹性对供给的扰动和需求的边际增长将更为敏感。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消费断崖式萎缩。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速为2.6%,2025年为2.7%。该机构认为,随着通胀放缓和增长平稳,全球经济正在通往软着陆的道路上,但风险仍然存在。欧美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下降趋势,若陷入深度衰退对有色金属的消费冲击是巨大的。
2、美国通胀失控,美联储货币收紧超预期,强势美元压制权益资产价格。美国无法有效控制通胀,持续加息。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连续加息,但是服务类特别是租金、工资都显得有粘性制约了通胀的回落。美联储若维持高强度加息,对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是不利的。
3、国内新能源板块消费增速不及预期,地产板块继续消费持续低迷。尽管地产销售端的政策已经不同程度放开,但是居民购买意愿不足,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进展不顺利。若销售持续未有改善,后期地产竣工端会面临失速风险,对国内部分有色金属消费不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供给扰动频发,需求受益AI发展,铀价长牛可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王介超 SAC编号:S1440521110005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中信建投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产生误解。提示订阅者应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说明、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意见仅供参考,亦不构成任何保证,订阅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信建投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