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1月13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2025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着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3%。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城乡联盟、名校托管等模式。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推进公办高中扩容提质增位,高标准建设莱芜区雅鹿山中学、章丘四中绣源河校区等。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加快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健全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着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分级干预体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制定实施新“高校20条”政策,支持驻济高校建立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推进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筹)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建强用好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良好氛围。
增强高水平创新策源能力。聚力构建科创平台矩阵,推动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济南空天信息省实验室,积极推进全国、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大力支持泉城省实验室、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等提升应用研究能力,促进山东区块链研究院、齐鲁中科光物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企业多元化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3%。全力营造良好“双创”生态,深化产学研合作,建好用好齐鲁科金大厦、山东科技大市场等园区平台,常态化开展科技项目(企业)路演活动,实施科技经纪人试点工作,优化科技计划揭榜挂帅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推出多元化科技信贷产品,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2%以上。做大做强“6+N”政府引导基金集群,用足用好五大行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打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支持历城区开展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深化“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大力引进集聚战略科学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分行业领域组建技能人才发展联盟,持续开展“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打造20家市级工匠学院,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到35%以上。强化海外人才精准引进,加快申建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济南·人工智能),发挥海外创新驿站作用,高水平打造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平台,持续推进“类海外”人才环境建设。
(大众新闻记者 赵国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