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实施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晓磊

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开始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4月1日下午,一场无障碍最新成果展示推介直播活动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举行,以更好宣传贯彻该国家标准,积极配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进程,推进我国无障碍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发言时说,《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的实施,是从建设源头入手治理的最佳方案,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无障碍缺失问题,将开启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新局面。
吕世明指出,当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但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亟待解决的问题。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无障碍理念和意识尚未深入人心,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健全,城市更新中大量的新建改建项目亟需高质量的无障碍专业化指导;城乡面临大量的适老化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儿童友好型环境建设、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涉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都需要加大力度解决。《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各个环节落实无障碍要求,对于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普惠式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普及度有着重大意义。在强制性标准宣传贯彻过程中,要加大宣传、推广、实施力度,加强对专业队伍的培训,发挥强制性标准的刚性作用,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永远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
“为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给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吕世明说。
本次活动,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无障碍智库)、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无障碍文化促进中心联合主办,超百万人观看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