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陕西现行的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分别为206部和187部

陕西现行的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分别为206部和187部

12月18日,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省地方性法规159部,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182部,现行有效的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分别为206部、187部。

陕西现行的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分别为206部和187部
(图侵删)

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占峰介绍,省人大常委会围绕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目标,深化“三个年”活动,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聚焦助力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修改了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聚焦新时代“三农”工作,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维护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落实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保护挖掘文化资源禀赋方面,省人大常委会修订秦始皇陵保护条例,厘清省、市、区三级人民政府相应职责,明确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禁止行为。审议制定黄帝陵保护条例,以法治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标识。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明确革命文物的定义、范围和保护措施,鼓励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拓展革命文化传播方式,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架构。制定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从组织领导、院团建设、社会参与、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等方面对推动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作出规定。

在以法治守护绿水青山方面,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秦岭、黄河、渭河和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防治立法,制定、修订法规37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体系。2019年修订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核心保护区面积提高到13.92%,建立“1+8+N”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2022年修订的渭河保护条例,是黄河流域9省(区)首部保护黄河重要支流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共完成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593件,纠正存在问题的规范性文件25件。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备案审查工作平台上线运行,陕西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全面向公众开放检索。(记者 王姿颐)

  • 新疆库车—阿拉尔短途往返航线开通
  • 拎稳“油瓶子” 我国油料主产区已累计收购油菜籽72万吨
  • 文化中国行丨你见过 “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吗?来这条老街看看
  • 塞尔比战胜奥沙利文获得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冠军
  •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多方加码布局新一轮“新基建”,5G建设将“适度超前” ;三部门发文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 长白山云顶天宫来啦!
  • 寒武纪:2024 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0.7 亿元到 12 亿元,同比增长 50.83% 到 69.16%
  • 山西男篮与丁伟分道扬镳
  • 2023年有22起!印度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
  • 【管窥天下】拜登上台后,美古关系有望“破冰”吗
  • 国家林草局进一步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 写在绿水青山广袤平原间的检察答卷陕西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
  • 陕西现行的省市两级地方性法规分别为206部和187部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