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少年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中国儿童交通安全蓝皮书系列: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曹迪)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关系亿万家庭幸福的民生大事,是建设教育强国、平安中国的根本。5月31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公益支持,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儿童交通安全蓝皮书系列: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京举行发布会。

《中国儿童交通安全蓝皮书系列: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报告》发布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作为国内首部面向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领域的权威书籍,“蓝皮书”所提出的相关思路,旨在帮助教育主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风险意识、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改变当前交通安全教育中“重活动宣传、轻专业教育”的状况。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部负责人朱建安介绍,“蓝皮书”主要围绕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教什么”“谁来教”和“怎么教”这三个核心问题,提供全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和实践指导。“对于‘教什么’,我们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和出行特征,进行了差异化设计,推行‘分龄分层’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范式,帮助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搭建完整知识体系链条。”朱建安说道。
对于“谁来教”,“蓝皮书”强调建立学校为教育主阵地的“警校家”多元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学校各岗位将教育责任划分明晰,各司其职。交管部门依法施策,发挥宣传教育主导作用。家庭积极引导孩子学校交通安全知识。朱建安说:“作为教育主体,我觉得我们交警很难做到,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直伴随孩子们在学校里教课,所以我们想到还是要以学校的老师为主体。而且老师不仅掌握教育方法,还和孩子们很亲近。”
针对“怎么教”,“蓝皮书”提出了以生命教育理念引领交通安全教育的体系性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安全观、健康观。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中心兼职研究员王雨朦表示:“这次‘蓝皮书’最大的亮点就是构建了交通安全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原来我们主要靠宣教,现在的核心是课程。”“蓝皮书”希望传递这样一个观点: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安全教育需要作为重大主题教育有机。因此,以遵循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逻辑框架下科学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探寻一条全面融入教材、融入课程的交通安全教育方法和教学路径,是接下来需要继续认真研究的命题。
朱建安表示,“蓝皮书”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们还想针对学生群体设计交通安全的标准教材,我们也在策划优秀课例的征集评选,希望选出一批优秀的一线教师加入到所有课程的开发中。”
发布会上,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万学军,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毅,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主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炎分别就助力中国儿童道路安全教育事业话题进行了发言。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