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后 心脉医疗将动脉支架价格下调40%
中国青年网讯8月23日,心脉医疗再次就此前国家医保局下发的问询函进行公开澄清,表示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公司决定在基本不影响出厂价格和利润的情况下,大幅压缩流通环节过高加价,将Castor支架等系列胸主支架产品终端价格调整为7万元左右或以下,降价幅度40%左右或以上。

8月19日,国家医保局公告,连续收到群众信访,反映心脉医疗生产的Castor支架价格虚高,出厂价格约5万元,而代理商供应给医疗机构的价格超12万元。
国家医保局称,经初步约谈后,心脉医疗提出了价格调整计划,但未改变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等事实。因此,医保局要求心脉医疗就Castor支架的价格虚高问题进行公开答复。
8月20日,心脉医疗(688016.SH)对上述问询函进行了第一次澄清。其称,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曾就胸主动脉支架Castor的价格问题,向国家医保局进行过汇报和沟通,承诺了对Castor产品降价及初步的降幅,也表态未来愿在集采规则范围内进一步降价。
关于国家医保局在问询函中提到的Castor支架出厂价格和终端价格价差问题,心脉医疗称,价差归属于承担了备货、手术跟台、教育培训服务、销售回款、推广、搭建分级的经销商网络、仓储及物流配送等职能的独立于公司的外部第三方经销商。公司本身未指导及要求通过经销商抬高挂网价格、实施不正当营销行为,不掌控渠道下游具体情况。
相关公告显示,心脉医疗在Castor支架上市前的研发及上市后相关产品上市后临床和维护改进的研发投入约超过1.5亿元。2021年、2022年、2023年心脉医疗研发投入分别为1.23亿元、1.72亿元以及2.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04%、19.22%以及21.94%,
2023年度,包括销售人员薪酬在内的公司销售费用金额为1.30亿元,管理费用0.55亿元,研发费用1.73亿元。因销售、管理等人员往往从事并服务多个产品等,对于单个产品期间费用难以量化并准确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市销售以来,Castor支架植入量逐渐增长,2023年其销售额达到4.5亿—4.9亿元。截至目前,Castor支架已成功进入全国超过1,100家医院,累计救治超25,000名患者。
官网显示,心脉医疗注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下设4家子公司,包括蓝脉医疗(主营外周静脉业务)、鸿脉医疗(主营外周动脉业务)、拓脉医疗(主营肿瘤介入业务)和美国子公司。
在经营情况方面,公告显示心脉医疗2023年营业收入为11.87亿元,增长率为32.43%;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增长率为37.98%。
二级市场上,8月20日至22日,心脉医疗股价三连跌,一度下探至78.62元,刷新年内新低。8月23日,心脉医疗报价81.00元/股,上涨0.91%,最新市值99.84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