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到2026年 浙江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将达1.2万家以上

到2026年 浙江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将达1.2万家以上

浙江在线3月26日讯(见习记者 杨博)3月26日上午,浙江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印发了《全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并对全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

到2026年 浙江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将达1.2万家以上
(图侵删)

会议现场 见习记者 杨博 摄

浙江在线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扎实有效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省总工会联合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全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明确,到2026年全省服务站点总量保持在1.2万家以上,标杆型服务站点占比在10%以上,24小时智能化服务站点占比在15%以上,基本实现“15分钟服务圈”。

具体到每一年来看,2024年改造提升服务站点1000家以上,同步推进各设区市50%以上街道办事处各建成1家以上标杆型服务站点。2025年新(改)建服务站点4000家以上,原则上实现所有镇、街道各建成1家以上标杆型服务站点。2026年全面完成新(改)建服务站点任务。

基本型服务站点建设要符合“八有”标准,即有统一的标识名称、有合适的场地标准、有健全的服务设施、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线上地图可查、有宣传教育功能、有暖心服务活动;标杆型服务站点要在“八有”基础上,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人群、服务时间等方面拉高标准,形成自有特色品牌,每年开展集中式暖心服务不少于4场;24小时智能化服务站点要融入数字化手段,创新个性化服务场景,集成可视化、远程管理、智能照明、实时语音、即时计数、反馈评价等功能,真正实现从“人巡人管”到“人技结合”的转型。

在全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过程中,会议提出要实施科学规划布局、持续整合共建资源、落实运维主体责任、规范管理监督责任制度、创新优化服务效能。其中,在实施科学规划布局方面,要求规划布局工作在2024年6月底前以市为单位全面完成,各地制定的规划要满足“15分钟服务圈”要求,明确24小时智能化服务站点和标杆型服务站点的点位设置。

此外,会议强调,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要建管并重。在日常运维中,要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每个站点还需明确1名管理人员为专(兼)职站长,落实站长负责制。

  • 盛开在“一带一路”上的版画艺术
  • 超2亿人次!2024年澳门出入境通关人次创历史新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互助幸福院托起农村养老
  • 迎来“开门红” 22个高精尖项目落地中关村科学城
  • 阿森纳确认四球员感染新冠 奥巴梅扬已转阴恢复训练
  • 加快欧洲本土化布局 海信欧洲瓦列沃冰冷工厂落地运营
  • 2023年19项交管改革新举措惠及群众1000余万人次
  • 菲律宾参议员帕奎奥将在2022年大选中参选总统
  • 李希在新疆调研时强调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 停更1200多天后,李子柒回来了!
  • 北京海淀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 8项公安交管新措施将于7月1日起实施 将减少办事成本30亿元
  • 到2026年 浙江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将达1.2万家以上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